慕自我暗杀癖 (Autassassinophilia),一个中文名字和原文名一样复杂的性偏好,属于恋物癖形式的一种,当恋物程度会造成痛苦或是对生活带来负面影响时,就会被视为心理上的精神疾病。慕自我暗杀癖与自杀、自残倾向不同,且一样会怕死,只是性欲会经由幻想被杀害的场景而唤起。
可以吗,大家的头脑还清醒吗?先放上小小科普,是希望大家别一看到高中女生就兴奋了(咦?),毕竟解释自己得透过被杀死的妄想来得到性冲动,亲朋好友应该还能理解,但要是说出
想被高中女生杀死。
这种话,这下好了,换别人对你有无限想像,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因此当售票员问:
今天看什么?
,要说出:
一张《我想被高中女生杀死》。
还是需要一些勇气的⋯⋯这就是不好的示范,心若坦荡做事不怕!
但主角东山春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性偏好,策划九年并刻意到高中任教,可就不单纯了。
《我想被高中女生杀死》原创角色登场!谁才是高中女生最佳人选?
《我想被高中女生杀死》改编日本漫画家古屋兔丸的同名作品。东山春人(田中圭饰)自小便意识到自己有慕自我暗杀癖,如果要被杀死,他希望能死在美丽的女高中生手下,这个想法愈加强烈,直到遇见能完成这个愿望的最佳人选。
为了她,春人不惜放弃成为临床心理师的机会,成为一名高中教师,接近班上四名女学生:缺乏自信的佐佐木真帆(南沙良饰)、总是待在保健室的小杉葵(河合优实饰)、活泼的君岛京子(莉子饰),以及天天到公园练习柔道的泽木爱佳(茅岛水树饰)。
距离实行计划的校庆日一天天逼进,春人能如愿以偿,被她杀死吗?
所谓牵一发动全身,不管编剧兼导演的城定秀夫在构思中牵了哪根发,以结果来看,《我想被高中女生杀死》剧本改写幅度之大,视作平行世界也不为过。
当然,这是改编作品的有趣之处,照模照样也有它的难关,总归都是以触动观众为目标,就算我是从漫画闻香而来,也同样是求一个感动。反之,当电影开始跑片尾都还没让我拋开理智线,改编成败的落差就得计较一番了。
《我想被高中女生杀死》原作春人很疯狂,电影春人撩妹王
《我想被高中女生杀死》漫画以东山春人的大量内心自白,将读者带进他的世界,从幻想、心里话和回忆去感受春人的冲动、压抑,以及强烈的渴望。时不时的思绪暴走和孤注一掷的执着,外表亲和可靠与内心脱缰野马的反差,到后面甚至透露些许喜感,但也确实将春人想满足慕自我暗杀癖的决心好好地传达给读者。
除了春人的性偏好,解离性身份疾患(俗称多重人格)、亚斯伯格症(现整合进自闭症类群障碍之一)也是漫画剧情的重要元素,对佐佐木真帆、后藤葵等人物形象的建立也较为具体。
《我想被高中女生杀死》电影版新增两位女学生角色,春人摇身一变沉着冷静的智慧犯,撩妹技能加满,瞬间拿下四位女孩儿的心,任其操弄成为完成计画的棋子。
除了男主角东山春人,其余原作角色的人设也千差万别。小杉葵(原作后藤葵)的牺牲最大,出场介绍不明确,她更像是能预测地震的超能力者,而不是对环境变动较为敏感的亚斯伯格症。
电影主场景从社团活动移到校园,实行计画的地点也从深山改为校庆的班级短剧,春人与学生们的对手戏大幅增加,得偿所愿被勒住脖子时内心对学生们的独白,氛围更偏向《3 年 A 班》。
电影版《我想被高中女生杀死》不差。就是冲击不大,火烧不旺
《我想被高中女生杀死》电影版明显有别于原作,自成一格成为新作,这固然是值得鼓励的尝试,也必然得面对需要承担的风险。
对我来说,《我想被高中女生杀死》电影对心理障碍的描述较少,整体走向校园县疑剧,元素增加,剧情丰富,但焦点也因此瓜分,各方各面的力道略显薄弱,拼凑一体完整度不足,欠缺故事主轴对高中女生的极度执着,虽然火焰升起,飘来面前只剩点点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