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丽》改编自新锐导演夏洛特威尔斯个人童年回忆,由《正常人》保罗麦斯卡及童星法兰琪柯芮主演,《日丽》获得各大影评人协会奖项的肯定,更是获选为各大媒体的年度十大电影,并入围第 95 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日丽》讲述成年的苏菲(法兰琪柯芮饰演)忆起 11 岁的自己与父亲卡伦(保罗麦斯卡饰演)在土耳其出游时所共度的美好时光,尽管隐约感受到父亲埋藏的低落情绪,年幼的她只晓得要逗父亲开心,并珍惜父女相处的时刻,时隔 20 年,再次回顾这段记忆才渐渐意识到当年父亲内心所乘载的悲伤与痛苦。
在回忆的碎片想念你
记忆,不仅存在于内心,更是以不同方式被珍藏着,可能封存于日记的字里行间、记录于相片及录影带捕捉的瞬间或是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当中,亦可能存在于某个特定的日子、时间或地点,就连味觉、触觉与嗅觉都会唤起尘封已久的回忆,于是乎记忆似乎就这样散落于生活的每个角落,或许文字与影像无法全然地呈现记忆的样貌,却能让人在这些回忆的碎片中想念一个人,并重回过去的时光,领会当时未能理解的一切。
《日丽》倒转着 DV 影像,与成年的苏菲一同回顾与父亲共处的美好假期,尽管回忆不会改变,但感受会随着年纪增长而有所变化,人们对与情绪的解读也绝对会比懵懂无知的孩提时期还要更敏感些,而《日丽》巧妙地将成年与儿时苏菲的思路相互连结,循着记忆里遗留下来的细节来缝补影像未录制的未知空白,并以与父亲同龄的心境重新理解他。
藏匿于细节的所有巧思与爱
《日丽》虽然以非常含蓄的手法描摹成年和儿时的苏菲与父亲卡伦的处境,以及父女之间的关系,却能从许多细节观察到他们未彼此带来的影响,更是能感受到他们心境的变化,这也使得《日丽》更能完整地呈现内敛情感中的浓厚情谊,而电影最别具心裁之处在于,就算镜头未聚焦于角色上,也能从不同视角或是影像捕捉的画面,窥探角色们的内心世界及藏在他们心中难以倾诉的情绪。
譬如即将迈入青春期的苏菲,视线总流连于泳池畔的少年少女,暗示着她对青春及恋爱所怀抱的好奇心,以及想赶快长大的心情;父亲放在饭店房间关于冥想与太极的书籍,以及提到未来与过去时所回应的语气,都暗示着卡伦的心理状况并不佳,但为了苏菲,他尽可能透过冥想和太极调整内心的负面想法。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小巧思埋藏在看似不起眼的物品上,坠入深海中的永靖、昂贵的土耳其地毯、逐渐显现画面的拍立得、写着别忘了我永远爱你的明信片,就连一句生日快乐、一段歌词、一支舞蹈都隐藏着那些未能道出的内心话及未能完整表达的爱意,使得每颗镜头、每幕场景、每句对白,甚至是每首插曲和配乐都被赋予深远的意涵,更让其中的情感能很轻易地带入内心,体会与挚亲别离的伤感与惆怅,还有那份无法割舍的思念与爱,以及在理解过后的原谅与和解。
结尾余韵强烈,值得一再回味
《日丽》以一种很细腻且真挚的方式诠释亲情,尽管最初会以为这一切仅是破碎的儿时记忆组成的私密故事,但最后那短短不到十分钟的结尾,却贯串了所有的回忆,更是连结了每一幕蕴藏的情感,汇集全片所拥有的孤寂、忧郁、悲伤与不舍,交织曾有的喜悦、欢笑与幸福瞬间,伴随着〈Under Pressue〉一曲与最后一支舞,一股脑儿地冲击着内心,使人久久无法抽离结尾所留下的无穷余韵,毕竟在那短暂的瞬间便拼凑出完整的回忆以及苏菲对父亲的情感,恍若在那一刻我们也成为苏菲,理解她对父亲的爱与思念有多深。
《日丽》带来的后劲不仅回荡于电影结束的当下,更是会随着时间的更迭而变得强烈,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某些片段与场景,思索着每一幕之间的关联,当再度重新回味时,除了会注意到更多细节,所有的感受与感动都会加成,让人更是对《日丽》无法忘怀,且会想一而再再而三的沉浸在这段温暖与忧伤的回忆当中,拥抱这如此真切又令人动容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