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回来的路》这部影片之后,直觉上的两点心得是:一、这部片的预告片做得实在太好了,肯定会吸引不少观众看,当然也肯定会在看完之后引来不少上当了的抱怨;二、没有最后一幕戏的话,这部片就真的要算有点令人失望了,还好有最后一场戏,画龙点睛的效果及后座力,让这部结构算是有点松散、情节算是有点冗长无聊的影片起死回生,我个人甚至感动到眼眶湿润。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可能要先了解彼得威尔这个导演的风格,他的作品大部分是采用传统的叙事手法、依照时间顺序按部就班的讲一个故事,没有什么太花俏的手法、也不是精彩刺激的类型,例如《证人》、《春风化雨》等,都不是有什么非常震撼的剧情,而是靠影片中一些小事累积的力量,让观众融入主角心境的变化,到最后让观众心中留下一些省思。所以,个人是觉得,试着将自己放在剧中角色的立场来观赏他的影片,可能会比较容易喜欢。
这部影片的剧情非常简单,故事背景设在1940年左右的波兰及西伯利亚集中营,观众若对二次大战前后及波兰受苏联控制时期的历史有一点认知的话,会比较容易融入剧情。波兰籍的男主角亚努兹因为妻子在受不了苏联官方的逼供、不得已陷害他的情况下,成了政治犯,被关进西伯利亚的古拉格集中营。经历许多不人道的对待后,他凭着决心与毅力召集了数名囚犯一起逃亡。这些囚犯来自不同的国家、隶属不同的民族,其中柯林法洛饰演的在狱中作威作福的非政治罪犯,则是因为在狱中欠赌、害怕黑帮报复才加入他们,也是唯一一个信仰斯大林的苏联人。
之后影片的重心就是他们逃亡的历程,由于导演可能在这里想忠实呈现过程中的艰辛及漫长,除了一些过场段落外,配乐也用得很少,所以感觉会有点沉闷。观众必须用心体会大自然的壮阔景色、以及细心咀嚼几个人物之间的对话,才能在略嫌冗长的剧情中找到认同感,感受他们求生的勇气与毅力、各路人马所代表人性中的各种面相,以及他们对共产极权主义的想法与矛盾。柯林法洛饰演的俄国人在跨过中苏边界时选择回到俄国,并说出:“我不需要自由,我要自由做什么?”对照于其他人渴望离开苏联得到自由的雀跃,大概是这些对话中最具指标性意义的一幕了。
在逃亡的最后过程中,带领逃亡的男主角终于吐露出坚持他重返家园的动力,是要回去原谅他的妻子,否则他的妻子将一辈子生活在自我谴责的痛苦中,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可以原谅她的人。所以,当我们看到他历经千辛万苦,横渡广阔沙漠、翻过高山峻岭、忍受暴雪烈日、面临饥渴而亡等等困境之后,终于从中国通过西藏、翻越喜马拉雅山进入印度的领土,会以为他终于可以回家,实践他救赎妻子的愿望了。
但是,导演却在这里,以他踏入印度的步伐特写为背景,融入一段段二次大战之后世界局势的真实记录影片,波兰经过重重强权的蹂躏与践踏,终于在1989年华勒沙所领导的工党取得政权后,才真正从共产极权统治中解放出来。
我们到这时,才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妇人,在恍惚见到年轻时的男主角的幻觉中,与一个垂垂老矣的男子,相拥而泣的画面。我们也在心中知道,在男主角的决心战胜所有大自然严酷的考验重获自由之后,却敌不过人类的愚昧所设下的重重政治障碍,男主角在逃亡成功之后,整整等待了四十几年,才能够见到他的妻子,那份因为爱才产生的救赎才得以完成。
这就是为什么我个人会觉得,若是没有最后这一场戏,整部电影就会失之冗长无味。导演的确并不想将这个逃亡过程剪辑成惊险刺激、引人入胜的故事,也不想加上动人配乐让它煽情感人、令人落泪。也许他想要的是让我们体会在这看似永无终点的漫长行程中,剧中人物在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濒临死亡威胁下,重新鼓起勇气出发,是多么不容易的事。而男主角逃亡的动机与时代的捉弄,更是这部片最让人喟叹的部分。不过因为剧中人物颇多,无法一一仔细刻划让观众产生认同感,,所以这些人是否能平安脱险,可能引不起观众的悬念,相对地戏剧性也就降低不少了。
总之,这条救赎爱人的道路,主角走了四十几年才终于走完,除了逃亡时那一两年大自然所给与的肉体痛苦外,其余那四十多年人类政治围篱所加诸于他的心理痛苦,恐怕才是他最不忍面对的部分吧!